那一天
2014年底12月31日
主要是想去探訪台大校園裡銀杏的金黃
順便逛一下校園
然後,要在夕照之前來朝聖一下好友工作的圖書館
~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~
當然,還有這一棵,圖書館旁邊的
烏桕
其實,最早看到這一棵樹的美麗
是一位好朋友的手機打卡照
這位好友拍的打卡照都超級美麗優質
他只是路過,遠遠的拍到透過兩棵美麗大樹後的新建圖書館外貌
我卻深深被其中一棵的美麗吸引
(哈哈哈~~是的,我的朋友們常常說我畫錯重點)
就是這一棵烏桕
我一直就很喜歡烏桕樹體的姿態,還有他的葉形和葉色的變化,連他小小的成熟的黑色果實都很迷我
。。。。。
那一年的一件景觀案子小土坡頂端
我就設計種 一棵 烏桕
當初規劃會議上業主團隊之一位官員還問我
為什麼只種 一棵 ?
啊呀呀~~
這種主觀的問題要我怎樣回答啊??
設計當時我就深信如果這一棵長得茁壯
美麗的下垂的柔柔的枝條從小坡上伸展下來
深秋葉片轉紅的時候
映著夕陽
微微風輕輕吹著
一定非常美麗非常美麗
。。。。。
上面的小小插話
只是說明我有多鍾情於這烏桕的美麗了~
所以
看到好友的美照以後
劃錯重點的我,心裡就想著:
有機會一定要來到這棵美麗的烏桕跟前
好好欣賞
順道的初初遇見
果然
他真正吸住我了
好。美。麗
我選擇了和好友打卡照不同的角度,拍下他最寬闊的樹型的這一面
同時心裡默默動念
我要常常來看他,記錄下不同季節的他的美麗
就這樣開始了
這一棵啊~烏桕
我真的趕在夕照之前來到他面前
好友並帶我們登高眺望
這個季節已經有了許多紅
夕照斜斜的拉長了他的身影
此刻我好滿足
感恩
(關於辜振甫先生紀念圖書館)
摘錄自圖書館官網http://web.lib.ntu.edu.tw/koolib/about/intro.html
...隨著社會科學院由徐州路校區遷回羅斯福路校總區,本館在2014年9月15日開學日啟用...
...本院新大樓由日本知名建築家,2012年普立茲克建築獎(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)得主 伊東豐雄(Toyo ITO) 建築師設計,並獲得2013年第35屆臺灣建築佳作獎的榮譽。
圖書館位於大樓B1F至2F中央樓層,使用樓板面積4,645 m²(約1,405坪),其中最富設計精髓的1F開架閱覽室,為一處長寬各約50公尺的通透、挑高近6米的空間,由88支樹狀柱結構屋頂夾雜130座形狀不一的天窗,配合竹集成材做為書架及閱覽家具,晝間陽光從天窗撒下,營造出置身於林蔭間閱讀的氛圍,森林般的閱覽室,藏著知識的森林,重新讓讀者拾回閱讀的靜思,開闊的空間也蘊含培養社會科學學者廣大視野的期待。...